课程思政优秀案例(30)|| 高校数学师范专业“一践行三学会”视角下的课程思政建设
本期分享: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 陈月红老师 | 高校数学师范专业“一践行三学会”视角下的课程思政建设
陈月红,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副教授,学校第八批 “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参加全国高校教师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获得华南赛区一等奖。数次获得课堂教学质量优秀、校级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和称号。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强调:“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这句话说明“立德树人”正在成为高校工作的重要精神航标。
大学教育的关键在于如何把价值观教育自然而然地融入教育教学的全部过程之中。数学课程的思政建设,需要从诸多方面入手切实做好准备和实施计划。其间涉及到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计划、加强教师素养培训等方面。通过多种渠道多样化去发挥数学课程的思政教育功效。
一、结合专业课程特色融入课程思政元素
数学思政教学特色在于:通过教学实施,明晰数学课程中的思辨精神、应用价值、文化内涵、美学元素,实现对数学师范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塑造和培养。因此,数学类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如图1所示。
图1 思政教学目标
数学相关课程的思想建设应当坚持与专业同向而行,遵循思政的“润物细无声”的教学特色,对接新时代数学师范人才的能力要求,聚焦学生的一专多能的综合能力培养,如图2所示,通过以下三条主要渠道,实施课程思政。
图2 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教学团队通过上述三条主要的思政路径,选取不同类型的数学课程(通识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作为试点性课程,在《高等代数》、《数学实验》、《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数学专业英语》等相关课程中进行思政教学,通过在教学中将多种教学手法如案例教学法、专题教学法、现场教学等方法综合运用,目标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形成对话、质疑、研讨的课堂氛围。此外,结合该课程的特点,融入与课堂知识相关话题,进行延伸教育,实现思政育人目的。
另一方面,这一批思政课程的建设成果和模式可以被其他数学类课程的思政实施借鉴,同时,与这些课程有关的思政资料库也在逐渐完善,通过资源共享,整体提高教师团队的教学思政能力。
数学学院省级教学团队(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团队)自2018年成立以来,团队成员致力于探索搭建新型思政平台,建立课程德育教育、思政课程德育教育与社会实践德育教育的“三位一体”德育实践教学体系,如下图所示。
图3 “三位一体”综合育人体系
为了更好的给数学师范班的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团队聘请中小学优秀教师骨干、校长走进课堂对师范生进行辅导培育,将诸如《班级管理》等课程融入更多当下中学数学教学新观点、新方法,使得这一类实践类课程更加具有前瞻性,让我们的学生能正确领会和理解当前国家所贯彻的教育方针政策。
黄凤英老师是数学与应用数学学系的系主任,于2020年成功获得了广东省高等教育改革综合类项目,项目的核心研究内容是数学类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在2021年,团队成员陈月红、黄凤英两位老师参加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首届课程思政教学大赛,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的佳绩。
图4 优秀组织奖颁奖现场
师范教育是一种隐形的教育理念,培养的是人的品质,思政就是融入师范教育中的无形力量。借力思政,既是培育人、塑造人,也是以人的魅力和作为去影响一届届大学生。这样的教育是一项大工程,是大学里师范专业的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更是振兴国家教师教育大计的纽带。
● 课程思政优秀案例(27)|| 《光纤通信技术》课程思政融入的教学方案
● 课程思政优秀案例(26)|| 《跨文化商务交际导论》课程教学中的思政渗透
● 课程思政优秀案例(25)|| 彰显双创教育特色 促进课程思政改革--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思政改革相结合模式研究
● 课程思政优秀案例(24)||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思政元素典型经验
● 课程思政优秀案例(23) || 绿色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治进路图文来源:陈月红
活动组织:赵建云 胡玲
编辑:王灿亿 缪鹏阳
初审:孔 贺 邱向宇
终审:向凯